环球生活在线

古人为了养生留下的十大名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8-28 20:56:30  阅读:8310+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自古,人们就重视摄生,考究“天人合一”。正如《内经》建议:“上知地舆,下知地舆,中知人事,能够持久。”以下历代名家所书摄生帖,不只能够知道古人摄生的观念,还能赏识其书法。下面一同来看一下。

《夏热帖》

《夏热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纵23.8cm,横33cm。草书8行,共32字。《夏热帖》是杨凝式写的一封信札。内容粗心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和尚消夏饮料“酥蜜水”表明问好。后纸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题跋及乾隆皇帝的释文。

其书法兼取唐颜真卿、柳公权笔法,体势雄奇险崛,运笔遒劲挺立,与他的楷书、行书著作相比较,艺术风格迥殊,表现出了书家的丰厚艺术改变,为杨凝式书法代表作之一。

《肚痛帖》

《肚痛帖》,唐代,张旭书。高41厘米,宽34厘米。此石为北宋嘉由三年(1058年)摹刻。释文:忽肚痛不行堪,不知是冷热所造成的?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利,如何为计?非於术。於术,即白术,产于於潜为道地上品。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置於朁县,属丹阳郡,县治即今浙江临安市於潜镇。东汉时改於朁为於潜。《药性字典》载:“白术之产浙江於潜者,声称於术,性尤温驯”。列为中药浙八味之一。

该帖是张旭狂放斗胆书风的代表。字如飞瀑奔泻,时而浓墨粗笔,沉稳遒迈,时而细笔如丝,绵绵直下,气势连接,浑若天成。在粗与细、轻与重、虚与实、断与连、疏与密、开与合、狂与正之间回环往复,虽有诸多矛盾,不行思议,却如此的合谐共同,展现出一幅气韵生动、朝气蓬勃、汹涌澎湃的艺术画卷,天马行空的胸襟与气质,无处不表现作者创造时的艺术冲动和自由自在。

《神仙起居法》

《神仙起居法》,五代,杨凝式76岁书。纸本,纵27厘米,横21.2厘米。草书8行,共85字。当属其晚时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该帖为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办法,文体近似口诀。释文: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亲信通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便家人助。行之不厌频,昼夜无量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乾祐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

其帖看似信笔游弋,杂乱无章,结体运笔全出意外。却能顾盼生姿,风神跳荡,以险中求正的特色创建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米芾也称誉它:横雨斜风,落纸云烟,淋漓快目。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谢,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好汉,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地黄汤帖》

《地黄汤帖》,又叫《新妇地黄汤帖》。东晋,王献之书。草书,纵25.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收藏。“地黄汤”是一种中药名,这是一篇谈及此药的信札。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没有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何)尔。进退不行解,吾当书问也。

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冷静轩昂,趁热打铁。原收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经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年)一切。卷末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东晋,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行草书代表作。此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共有两行15字。释文:鸭头丸,故欠安。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从帖子的口气来看,应当是有人已服用过鸭头丸,但感到作用欠好,因而告知过王献之这个状况,王献之服后,觉得公然如来信所说,所以回信约这位朋友明日集会并将求

教。

这幅著作运笔十分娴熟,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笔锋人纸灵敏而又改变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如“鸭”、“当”两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字与字之间气脉贯穿,连中有断,如榜首行“明当必”。既有刚毅之美,又有遒婉之美,用墨奇妙天然,墨色有枯有润,改变丰厚。规矩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规律而又无处不存在规律、妩媚秀美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平复帖》

《平复帖》,西晋,陆机书。纸本,手卷,纵23.7厘米,横20.6厘米,草隶书,9行86字。《平复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释文: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行为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该帖的书写时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时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西晋名家法帖。它用拙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悠扬,风格平平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

《摄生论》

《摄生论》,宋代,赵构书。赵构是宋高宗皇帝,宋徽宗的第九子。纵25.1厘米,横63.6厘米,真草二体书就,是存世的赵构精品力作之一。《摄生论》我国古代摄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由三国诗人嵇康作,本文论说了摄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建议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摄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摄生须锲而不舍,灵通懂事,并提出了一些详细摄生途径。

赵构所书《摄生论》,彻底承传了“二王”一脉的书风,用笔润媚圆和,丰腴圆润不失清逸之气,温顺妍婉颇具清和流宕之像。结字疏朗秀整,真书工稳而韵意环绕,草书活动而意态冲和,真所谓“禊帖嫡宗”。

《食鱼肉帖》

《食鱼肉帖》,唐代,高僧怀素所书。纵29厘米,横51.5厘米,草书,8行56字。存世墨迹为摹本。该帖是怀素传世名作书迹之一。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方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此字左半已破损)。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嬴也。九日怀素藏真白。禅僧的思维那时处于开展演化期,人们对禅僧不守戒律的行为还不太能承受。因而怀素一方面喝酒食肉,一方面又常常感到不方便。

其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翰墨精彩动听,使转灵敏,提按妥当,正如文征明赞:“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法则”。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以为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缓缓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高明,结体笔划坚持怀素书法的面貌。就高古著作而言,前期摹本与真迹有平等重要的学术价值。

《覆盆子帖》

《覆盆子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27.7厘米,横44.8厘米,行书,6行44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覆盆子甚烦采寄,感怍之至。令子一相访,值出未见。当令人呼见之也。季常先生一书,并信物一小角,请送达。轼白。苏轼懂医药,深谙覆盆子之药用价值,故着人多为采摘,以作养颐保健之用。

其书上追二王、颜柳、李北海等,对传统研究颇深,用笔多取侧势,行笔厚重、精到,结体扁平,体势左低右高,构成丰腴跌宕,深沉朴茂的风格。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迈渐近天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脚气帖》

《脚气帖》,北宋,蔡襄书。纸本,纵26.9厘米,横21.7厘米,行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脚气帖》是一封信札,释文: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当行,襄又上。

蔡襄书法大多正楷,此帖独具匠心,为行草书,其笔法精妙,行笔流畅,遒劲婉美,为蔡襄行草书佳作。

图文:来历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一切

丨重视后每天榜首时间阅览精彩书法内容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