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生活在线

第18次走进两会吉祥李书福呼吁轿车税收要与时俱进制造业无捷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05-21 11:02:10  阅读:4853+ 作者:责任编辑。陈微竹0371

本栏目由《每日经济新闻》与腾讯新闻联合出品,首发腾讯新闻。

相关公司:吉利汽车(00175,HK)

市值1184.74亿港元

核心竞争力产品性价比高,打造了博越,远景及新帝豪等系列热销车型;研发储备深厚,拥有CMA、PMA等模块化架构;全球化优势,与沃尔沃合并重组将强化协同效应;不断推动电气化转型,2019年新能源销量占比升至8.3%,与宁德时代及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以保证未来电池供应。

机构眼中的公司极具扩张力的自主龙头车企,具备全球竞争实力,有望成为中国的大众丰田。

2020年全国两会已拉开帷幕。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第18次走进两会,就自己关注的问题提交建议。

作为汽车业的“老兵”,李书福的建议每年都是行业热议的焦点。今年李书福提交了三项两会建议,分别为《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 并实现中央与地方共享》《适度放开“禁限摩” 科学规划城市摩托车行驶》。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在李书福提交的三项建议中,有两项涉及汽车行业的税收改革。其中,《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李书福与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联名提交的一项建议。

“鉴于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充分的发挥税收引导消费的效用,拓展地方收入来源,需要加快实施汽车税收改革。”5月18日,李书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正常采访时如是解释提交上述建议背后的原因。

说建议:呼吁汽车购置税央地共享

在建议中,李书福呼吁,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共享比例为50:50,并将调整后的车辆购置税地方财政收入,以适当比例用于汽车企业新技术研发以及促进汽车消费。

图片来自: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车辆购置税税收收入3498亿元,按比例测算,此举可以使地方全年财政收入增加1700多亿元。而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显示,2030年后中国汽车产销有望增加1000万辆,达3500万辆。在单车售价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车辆的购置税收入可达5000亿元人民币,如按照中央与地方50:50的共享比例来测算,则地方政府可增加税收2500亿元人民币。

“这些年,宏观经济环境、汽车产业本身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车辆购置税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发挥车辆购置税在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方面的作用。”李书福认为,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可以激发地方提振汽车消费的积极性。此外,地方还可加大对城市道路、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汽车产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根据2019年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收入中国内消费税为12562亿元人民币,汽车制造业的消费税超900亿元,占消费税额的8%。虽然汽车制造业产生的消费税费不菲,但由于其属于中央税,地方受益微薄,部分生产企业还存在因垫付消费税而占用大量资金的现象。

事实上,2019年10月,国务院就曾印发过《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其中明确提出要“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适时调整完善地方税税制,培育壮大地方税税源,将部分条件成熟的中央税种作为地方收入,增强地方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

而为了促进汽车消费,有关部门也曾多次提及放宽限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各地政府的积极性“冷热不均”。

李书福认为,在诸多制约因素中,汽车行业税收制度成为地方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汽车领域主要涉及的税种,地方政府获益偏低。汽车购置税和消费税均为中央税,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仅有车船税为地方税,且占比微乎其微。

“地方在快速增加的汽车销量中没有获得收益,相反却承担着汽车保有量快速膨胀后的交通拥堵成本和道路、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投入成本。”李书福认为,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税收可以在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除了车辆购置税,李书福还建议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目前的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并落实中央与地方“五五共享”。

在李书福看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生产企业流动资金的大量占用,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将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消费税后移,将部分税收留在地方,可以有更多资金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激活消费活力。”李书福说。

谈复工: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很重要

在关注汽车行业税收改革的同时,李书福还谈到了吉利控股集团应对全球疫情,快速复工复产的经验。

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国内车市遭遇重创,但吉利控股旗下各个汽车品牌市场表现依然十分亮眼,甚至一度冲至国内乘用车企月度销量排名前三。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4月吉利汽车销量约为10.5万辆,同比增长约2%;今年前4个月,吉利汽车总销量约为31.1万辆,已完成141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22%,在自主品牌汽车阵营中依然占据销量冠军之位。

制图:每经记者 孙桐桐

一连串亮眼的数据背后与吉利面对危机快速响应,帮助全产业链快速复工复产关系密切。

“疫情发生以来,吉利不仅做到了自身企业抓紧复工复产,还始终把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作为疫情期间的重要使命,积极采取措施,带动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畅通供应链产业链。”李书福说。

2月中旬以来,吉利开始陆续复工,彼时也是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期,防控工作尤为关键。为了减少员工复工途中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风险,吉利汽车多个生产基地采取了免费包车形式,迎接各地员工复工。同时,对经销商和供应商,吉利也推出了多项关爱政策,以确保经销体系和供应体系稳定。

吉利控股集团 《财富》世界500强排名

李书福向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吉利积极帮助供应链伙伴排查复工难点,解决防疫物资、物流、人员等难题,并为有资金困难的供应商提前支付资金,支持他们稳定运营,从而维护吉利全球产业链的稳定。

当前,吉利国内供应链风险已经得到全面有效管控,供应商已全部复工,产能稳步爬升,但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的部分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出现一些困难,主要涉及一些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

李书福向记者表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些零部件还依赖国外提供,所以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强大的中国汽车工业,这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本次疫情也将推进汽车零部件深度本土化,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必须加大研发力度,让我们消费者受益。”李书福说。

讲变局:在“全球化”格局变化中寻机遇

“这次疫情告诉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的客观现实,我们不能回避。我个人始终是一位开放的全球主义者,我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我赞成中国汽车工业更加开放,鼓励中国汽车工业更好地走向世界。”李书福说。

李书福认为,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严峻挑战,利润普遍下降,破产、重组、并购时有发生。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吉利要做的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图片来自: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近年来,吉利加速拓展全球市场,海外业务风生水起。2019年,吉利在海外市场销量增长明显,全年出口量累计约5.8万辆,同比增长110.6%,在自主品牌出口排名中位列第2。

2020年吉利还将继续扩大海外市场。目前,吉利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东欧、中东、亚太、南美地区,出口量排名靠前的国家为俄罗斯、白俄罗斯、沙特、菲律宾等。在产品层面,今年吉利将稳步推进领克的欧洲战略,而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沃尔沃、领克、几何、极星、宝腾、路特斯、smart等品牌将会协同发展。

图片来自:吉利汽车官网

据了解,为了稳健推进海外市场的拓展,吉利正在持续构建全球化的研发体系,目前拥有杭州、宁波、哥德堡、考文垂和法兰克福全球五大工程研发中心;在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加利福尼亚和英国建立了全球五大设计造型中心。此外,吉利还与200多家国际化供应商构建“命运共同体”,以打造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图片来自:企业供图

李书福认为,2020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遇到困难的重要一年,是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不同理念进一步“对冲”的一年。这两种不同理念的对冲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最终将会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能够在“全球化”、“逆全球化”这样两种不同理念的对冲过程中,找到发展空间,是摆在每一个致力于全球化发展企业面前的课题。

“虽然疫情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遭遇了重大困难,也导致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种不同理念的对冲更加猛烈,但我认为这两种理念的对冲最终会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此过程中,全球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而这变化中也蕴藏着无限机遇。”

李书福向记者透露,针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吉利将着眼全球,洞察技术及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前瞻布局供应链体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开展战略性的海外并购与投资,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共同发展。

今年2月,吉利汽车发布消息称,其正与沃尔沃筹划业务重组,拟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强化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使双方能够引领行业变革。新公司将通过香港上市公司对接国际长期资金市场,下一步在斯德哥尔摩上市。这是吉利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图片来自:每经记者 张晓庆 摄

“我们要身体力行地参与全球化,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格局,通过协同与分享占领技术制高点。”李书福说。

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长期向好

对于疫情对国内车市的影响,李书福的判断是,“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长期向好,疫情不会改变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李书福认为,疫情过后,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得到释放,自主品牌消费会向头部品牌聚集,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汽车市场的负面影响依然没有停止,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有效推动市场复兴。疫情不会改变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李书福说。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汽车销量月增速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更是结束了连续21个月下滑的局面。随着疫情缓解和各地抓紧复产复工的有效推动,4月各地经销店基本恢复正常状态,销售与售后的人气恢复较好,从周度零售数据看,新车零售在第二周后基本恢复平稳。

图片来自:中汽协

“这些数据释放着一个积极信号,中国汽车市场正在恢复常态,我相信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李书福表示。

不过,在李书福看来,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寻求品牌向上的突破还面临重重困难,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带动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对世界汽车工业有更大的贡献,才能得到全球同行和用户的尊重。”李书福说。

而为了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吉利正在主动迎接变革,持续加大对数字科技领域的投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优势,加快向未来出行科技集团转型。

今年3月3日,吉利卫星项目在台州开工,这是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设施,借鉴汽车行业先进的总装工艺,打造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化制造工厂,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型号规格的卫星总装与测试。

吉利计划在今年内,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将首发双颗低轨卫星,全面展开全球首个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系统的商用验证。如果该计划成行,吉利将成为除特斯拉外,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

图片来自:吉利控股集团官微

吉利之所以把布局从陆地瞄向太空,与传统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化转型不无关系。吉利方面认为,低轨卫星布局形成后,将提升导航高精度达厘米级,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提升用户智能出行体验,不仅有利于自身立体出行布局,还将与汽车制造、未来出行、大数据等行业深度融合。

“未来汽车应该是‘智能移动共同体’,是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智能空间移动终端。特别是此次全球新冠疫情危机后,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强大的数字化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李书福说。

虽然吉利在积极拥抱未来,但李书福没有忘记进入汽车制造业的初心。“制造业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弘扬和锤炼‘工匠精神、科学精神、为用户满意而奋斗的精神’。做品牌就是信用和信任的积累。这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李书福说。

记者手记丨不断打磨自身实力,中国品牌才有竞争力

李书福最初涉足汽车产业,只能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因为那时候对汽车的管理特别严格,不允许民间造车,造汽车是国有企业的专利。然而,吉利作为一个非公有制企业,硬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了下来。

面对长久以来中国汽车品牌不敌合资品牌的困境,李书福率领吉利一步步向上突围,不仅自身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还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扩张全球版图。其中,最轰动的收购案例就是十年前吉利“蛇吞象”,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当时不少人认为李书福“疯了”,如今看来,这场收购既成为吉利发展的转折点,也改写了沃尔沃汽车的命运,成为全球商业并购案的经典。

李书福独到的战略眼光让吉利得以占据制高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吉利迅速成长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头羊,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具备了与合资产品一决高下的底气。正如李书福所说,制造业没有捷径可走,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打磨自身的实力,才有了今天的吉利。

如今,吉利慢慢的变成了一家名副其实的全球汽车企业,也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进步,让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围更具信心和底气。

每经记者 孙桐桐

记者:孙桐桐

编辑:范文清 裴健如

视觉:刘青彦 陈冠宇

制图:汤辉

排版:张北 杨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