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丹丹
编辑 | 王双双
5月1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再谈国内的无人驾驶发展。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无人驾驶慢慢的变成了全球新一轮的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领域。
“交通运输部将无人驾驶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领域之一,我们坚持‘鼓励探索、包容失败、确保安全、反对垄断’的原则,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试点和应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本次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讲道。
同时,在已经取得六大成果的基础上,他还透露,交通运输部下一步将从加强统筹协同、加强政策研究、加强技术攻关、加强示范引领等四方面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发展。
01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对于外界而言,无人驾驶并不是一个新鲜词,主打这一卖点的车型产品在市场中也并不少见,但事实上,在过去几年,无人驾驶产业并没再次出现相关可参照的法规政策,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
而在发布会上,刘小明所提到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战略》),结束了无人驾驶无序发展的局面。这份由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战略》针对未来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绘制了一张广阔的蓝图。
《战略》中提到,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要基本形成。同时,实现有条件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伴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及居民需求水平的提升,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将在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无人驾驶产业来说,《战略》的出现不仅补足了市场的空白,更重要的在于为整个产业发展搭建了骨架,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有业内专家分析道。
02
认定5大无人驾驶研发中心
发布会上,刘小明表示,为推进技术研发,交通运输行业经过层层筛选,已为5家自动驾驶研发中心举行了授牌仪式。这中间还包括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在这些单位背后,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力量,有来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家科研机关的力量,也有来百度、华为、北汽福田、金龙等科技企业以及汽车企业的力量。
“这5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中心无一不是汇聚了多家中国顶尖企业的科研力量,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这些研发中心有实力攻关技术难点。”一位无人驾驶行业专家表示。
03
加速推进标准规范制定工作
对于无人驾驶的发展,在《战略》助力之外,刘小明还表示,交通运输部已经加速推进了标准规范制定,开展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标准体系的研究,并完成了十余项基础性技术标准。
“我们组织编制了《公路工程适应无人驾驶附属设施总体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前瞻性地研究和布局支撑无人驾驶的公路基础设施。”刘小明讲道。据了解,相比于《战略》,《技术规范》在内容上更加具体细致,主要针对自动驾驶公路附属设施方面做规范。
具体来看,在定位设施、通信设施、交通标志线、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交通感知设施、路侧计算设施、供能与照明设施等七个方面,《技术规范》都作出了相关的标准规范,同时对高精度地图、无人驾驶检测与服务、网络安全等软件层面也做出了相关规定。
04
认定6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
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6家无人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拿到交通运输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认定。
这中间还包括长安大学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由交通运输部建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公路院)运营和管理的公路交通综合试验场,以及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车检院)、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江苏中质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等公司所属的无人驾驶测试基地。
众所周知,由于技术的特殊性,无人驾驶无法在测试阶段进入社会道路,但在研发过程中又存在旺盛的测试需求。而这6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得到认证,意味着未来所有有测试需求的无人驾驶项目都可以拥有一个合规的、道路条件更好、测试环境更真、技术支撑更强的科学测试场地。
对于封闭场地测试基地的认证,本次发布会上,刘小明还讲到,未来交通运输部将加大与工信部、公安部推动测试区数据共享、结果互认的力度,提升测试服务水平。同时,在研究制定的无人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封闭测试场地的建设工作。
05
推进试点示范
在本次发布会上,刘小明介绍道,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交通运输部已经开展了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工作,结合2022年冬奥会和2022年将要在苏州召开的第29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交通运输部联同北京、上海、河北等地方在京礼高速、东海大桥、雄安新区等推进一批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试点项目。
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目前京礼高速北京段已经全线建成。公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全场约33.2公里的延崇高速公路北京段正式完成交工验收。作为一条智慧高速公路,京礼高速上的每个路灯杆都将安装车与路数据交换和定位装置,以支持车路协同。
其中,在已建成的延崇高速路段,首发集团首发建设公司延崇高速项目管理处总工程师杜贺军曾和记者说,“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在延崇高速上进行每小时80公里的无人驾驶编组测试”。
06
推进多项国际合作
在过去的发展里,除了积极加快国内无人驾驶基础建设以及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外,中国还正在致力于推进关于无人驾驶的国际化合作。
作为一个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结合的产业,无人驾驶一直被业内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同样是世界主要汽车生产与消费国的中德双方于2018年柏林签署《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将在国际统一标准制定与应用、基础设施数据共享、法律和法规、无线电频率解决方案和通信技术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中荷双方则是共同签署了《2017—2021年行动计划》,重点在智能交通系统与无人驾驶、内河航运管理、危险品海上安全和国际铁路运输等领域深化合作。
与此同时,中俄国际交通运输走廊无人驾驶通道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 “滨海2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连接吉林省的大型交通枢纽、珲春-马哈林诺口岸以及滨海边疆区南部的波斯耶特、扎鲁比诺和斯拉维扬卡等港口,预计2030年货物吞吐潜能可达到2300万吨粮食,1500万吨集装箱货物。而在此基础上改建的 “滨海2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无人驾驶通道,或将存在更大潜力。
在这6项成果之外,为了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的发展,刘小明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引领发展趋势、明确发展底线、引导应用场景、引导发展生态的思路,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稳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应用,构建“新基建”的应用场景,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
由于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同时也需要政产学研用共同发力,更需要国际交流和务实合作。因此,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加强统筹协调将会是工作的重点。
此外,在政策研究以及技术攻关上,有关部门也将进一步制定促进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施意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搭建政产学研用融合的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同时,结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部还会谋划一批先导应用示范工程,从各方面来促进无人驾驶技术规模化的形成。